师资队伍

中国舞教研室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师资队伍 > 舞蹈系 > 中国舞教研室 > 正文

张 媛

 

个人简介

副教授,博士,中国舞教研室主任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

学习经历

2004-2007年,北京舞蹈学院,文学硕士,舞蹈学专业;
2017-2020年,台湾艺术大学,艺术学博士,表演艺术专业。

工作经历

2007年至今,就职于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。

社会兼职及其他事项

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;
福建省舞蹈家协会会员;
福建省舞蹈家协会舞蹈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;
福建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外教育艺术素质评审委员;
华侨华人蓝皮书《华侨华人研究报告》审稿专家。

研究方向与教学领域

跨文化舞蹈交流与传播;
民族舞蹈教学与研究;
表演艺术跨领域。

科研(教学)成果与获奖

一、论文
1、《论“学院派”舞蹈创作的审美动因》载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2010年第1期;
2、《论“学院派”舞蹈创作的审美特征》载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》2011年第6期;
3、《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——闽南“拍胸舞”发展研究》载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4期;
4、《和谐理念教育观在舞蹈教育中的应用》载《长春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4期;
5、《高甲戏丑角舞蹈形态研究》载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2014年第1期;
6、《高甲戏柯派女丑表演的舞蹈形态研究》载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》(音乐与表演版)2015年第1期;
7、《海丝文化遗迹中泉州佛教乐舞研究——以“飞天”为例》载《中国音乐》2015年第2期;
8、《闽南彩球舞形态演变探究》载《艺术探索》2015年第6期;
9、《当代东南亚华人舞蹈家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及其局限》载《华侨华人蓝皮书/华侨华人研究报告》(2015)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5年12月;
10、《舞蹈学(海外教育)专业定位与海外舞蹈师资素质需求分析 —— 以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为例》载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2016年第2期;
11、《闽南民间“丑”舞的美学形态研究》载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》(音乐与表演版)2016年第2期;
12、《中国民族舞蹈在东南亚的传播模式研究》载《华侨华人蓝皮书/华侨华人研究报告》(2017)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年12月;
13、《中国舞蹈在东南亚国家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》载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,2018年第3期;
14、《海外华人对“广场舞”培训教学的认知差异研究》载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,2019年第5期。
15、《马来西亚华族舞蹈的跨文化表演形态研究》载《跨界对谈-14》(台湾),2019年12月。

二、课题
1、2009年主持华侨大学校级项目《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——闽南“拍胸舞”发展研究》(编号:09HSK27) ;
2、2011年参与华侨大学校级项目《“中国芭蕾”在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》(编号:11HSK25);
3、2010年参与福建省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项目《侨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》(编号:FJCGGJ12-064);
4、2012年参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·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团队项目《福建高甲戏的生态与形态研究》(项目编号12SKGC-QT17);
5、2014年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《闽南民间“丑”舞的形态研究》(编号:2014C050);
6、2014年主持华侨大学“华侨华人研究专项”课题一般项目《当代东南亚华人舞蹈家研究》(编号:HQHRYB2014-03);
7、2015年主持华侨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《舞蹈学(海外教育)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》(编号:15JGYB19);
8、2017年主持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《中国民族舞蹈在东南亚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》(编号:JAS170037)
9、2018年主持华侨大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个人项目《从“海外传人文化社团中华才艺(广场舞)培训班的实证调研看中华传统舞蹈在海外的跨文化传播”》 (编号:18SKGC-QG05);
10、2019年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《“海丝”视域下中国民族舞蹈在马来西亚的跨文化传播研究》(FJ2019B115)。

三、获奖
1、荣获2008—2009学年华侨大学施良侨教育基金(科研优秀奖);
2、荣获2009—2010学年华侨大学施良侨教育基金(科研优秀奖);
3、2009年论文《和谐理念教育观与舞蹈教育事业健康发展》获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;
4、2009年《和谐理念教育观与舞蹈教育健康发展》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;
5、2009年《论“学院派”舞蹈创作的审美价值取向》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“桃李杯”全国舞蹈比赛舞蹈学术论文一等奖;
6、荣获2010—2011学年华侨大学施良侨教育基金(教师单项奖);
7、2012年《论“学院派”舞蹈发展的动因》获福建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;
8、2014年《高甲戏柯派女丑表演形态研究》获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甲组二等奖;
9、2014年《高甲戏丑角舞蹈形态研究》荣获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乙组二等奖;
10、2017年《闽南民间“丑”舞的美学形态研究》或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乙组二等奖;
11、2017年《闽南海丝文化遗迹中佛教乐舞研究——以“泉州”飞天为例》获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乙组三等奖。

艺术创作与表演

多次参与国务院侨办、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、华侨大学承办的“中华文化大乐园”菲律宾宿务营、“中国文化海外行—金辉西班牙营”、 “中国文化海外行—一带一路经纬印尼营”的舞蹈教学。
曾多次代表华侨大学出访香港、澳门、泰国、印尼、马来西亚演出和交流。 

指导学生获奖

2010年指导舞蹈《摆手女儿家》参加福建省艺术院校文艺调演二等奖,本人荣获“优秀指导教师奖”。
2010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民族独舞青年A专业组独舞铂金奖,本人获“国际优秀指导教师奖”。
多次指导学生参加艺术中国-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、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等比赛并获奖。 

学院党政办公室:05926162029     学生工作办公室:6162002     邮箱:ywxy@hqu.edu.cn

地 址: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    邮编:361021

版权所有 1996-2011 华侨大学 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422号
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博